党建引领 强基固本

近年来,泾源县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围绕基层党组织“三缺”和“三低”问题,开展“三大三强”行动,把资源和工作向基层下沉。先后整合资金3440余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6个、改扩建69个,确保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部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创新推行“六到家门口”服务机制,统筹设置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综治办、老饭桌等服务平台,在各村搭建“家门口服务站”平台,建成集村“两委”党员群众教育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电商服务、爱心公益超市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服务一站式中心,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每村设立不低于6万元的办公经费、10万元的乡村治理经费,结合星级等次大幅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有效激发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抓党建促脱贫的热情。围绕“1+4”特色优势产业,整合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壮大47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村多业”“多村一业”的多元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县9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撬动了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集中整顿软弱涣散、薄弱村和涉恶村党组织72个,对全县866名村社区“两委”成员和296名村监会成员进行“过筛子”式政治体检,清理不符合任职条件村“两委”成员27名、村监会成员9名,拟任职村干部经县级联审后进行补齐配强,不断增强班子整体功能。按照“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的思路,跨村建立产业联合党支部,引领群众发展种植、养殖、旅游、中蜂等产业,实现党建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融合。
●注重把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组织带头人和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在现有致富能人中培养扶持一批、外出创业人员中召回一批、依托特色产业引进一批等办法,培育党组织带头人377名、致富带头人1141名,使“两个带头人”真正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健全完善培养、选拔、管理、激励等措施,着力建设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村级带头人队伍。圆满完成96个村3个社区“两委”换届和后续工作,“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0.5岁,比上届下降5.4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43.2%,比上届提高8.6个百分点,班子结构全面优化、能力素质显著提升。
●围绕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选贤任能,把干部一线聚集。先后选派428名第一书记和541名驻村工作队员,奋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第一线。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强化正向激励,先后为607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干部评定优秀等次并进行嘉奖,对46名连续3年表现优秀的记三等功,树立围绕脱贫攻坚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履职尽责、创先争优,在联系服务群众中主动作为、积极奉献,在关键时刻和完成重大任务中冲锋在前、作出表率。疫情防控工作中设立“党员先锋岗”126个、划定“党员责任区”230个、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03个,4800余名党员自愿捐款捐物62万余元,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同时,创新工作方式和活动形式,先后开展了“创先争优‘三比三争’”、“三亮”等活动,建立“三推两考一培养”、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等制度机制,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不断增强。着眼强化政治功能,分类抓、统筹抓,在机关,大力实施“三强九严”工程;在城市,构建“四联四化”机制;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五强五促”行动,推动党组织有形覆盖、有效覆盖同步提升。新的征程,泾源县将继续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着力抓重点、攻难点、推亮点,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