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县巧借“外脑”补人才短板促产业发展
近年来,泾源县坚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原则,柔性引进、灵活运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破解高层次人才短缺瓶颈,有效推进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
一是对标产业需求引才。围绕全县草畜、中蜂、苗木、旅游等特色产业和脱贫攻坚需求,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徐书法、李建科、石巍等7名研究员为中蜂产业技术服务团专家;聘任宁夏科研院罗晓瑜、张和平等6名专家长期担任肉牛产业技术顾问;面向全市公开招聘张安乐、李彦和等17名农村实用人才,重点对全县肉牛和中蜂养殖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和技术服务。签约了福建农林科技大学曹光球、吴沙沙、陈发兴等林业教授,全面指导建设全县“四个一”林草试验示范园。
二是紧扣产业发展用才。以人才为支撑,以技术为引领,高质量培育5个纯种安格斯繁育示范场、45家专业合作社、20家示范合作社,辐射带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4000余户,成功注册了“泾源黄牛肉”地理标志和宁夏著名商标;深化“三个一批”林业发展模式,完成精准造林10.2万亩,培育精品大苗1500亩,建成“四个一”林草试验示范园9个,销售各类苗木2200余万株;全面推行“大手连骨拉小手”中蜂养殖机制,全程开展技术服务,发展蜂群3万箱,年产蜂蜜25万公斤,中蜂养殖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甜蜜事业”。
三是依托产业平台育才。依托引进的专家、教授专业特长及科研成果,邀请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培训、观摩119期,培训各类人才5982人次,精准培育养殖、导游、刺绣、园林绿化等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组织第一书记、党建业务骨干、村党支部书记、党员致富带头人168人赴湖南大学、厦门市委党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开展“走出去”专项学习考察,选派29名干部参加重庆大学在职教育进行学历再提升。采取“三定四帮”方式培育党组织带头人473名,产业致富带头人1058名。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发展各类合作社115个,开通网店、微店、微分销平台500余家,打造农家乐经营户200余家,培养优秀骨干人才300余名,激发了各类人才创业激情和“生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