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泾源县谋划实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以党建带经建、经建促党建,富户带穷户、共同促发展为理念,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新路子。
一是统一部署,勾出总体“蓝图”。县委组织部召开协调会,对实施“双带”工程进行了统一部署,经乡镇党委书记、涉农部门(单位)负责人及各单位组织员、包村干部研究讨论,决定先行以16个扶贫开发销号村和8个发展基础较好村为试点,每村至少培养1名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和1名致富带头人,形成榜样力量、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乡镇主要实施、相关单位积极配合,为扎实推进“双带”工程形成了组织领导合力。
二是配强力量,摸清真实“家底”。成立7个工作组,抽调县扶贫、农牧、林业等部门(单位)业务能手和技术骨干,确保每组1名乡镇包村干部、1名技术员、1名组织员,由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带队负责,带目标、带任务深入24个村,采取座谈交流、上门拜访、实地勘察、单独约谈、上报表格等方式,全面了解村人口、耕地、教育、经济发展等基本情况,重点摸清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队伍建设及主导产业、特色优势等详细资料,经乡镇核对无误后建立台账,作为制定培养规划的重要依据。
三是分类指导,炼强发展“内功”。开展认真讨论和分析研判,筛选发展基础较好、服务意识较强、培养潜力较大、群众认可的致富能手或党员,作为村党组织带头或致富带头人,“量身”制定规划、培养锻炼。对党组织带头人,主要通过健全落实培养选拔、教育培训、激励保障、创先争优及管理考核“五项机制”,着力提升推动发展、争创先进、民主管理、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自我发展“六种能力”;对致富带头人,主要采取争取区市支持、依托产业政策、整合帮扶资源等办法,按照旅游、苗木、草畜、劳务等行业特点分类培养扶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发展实力和动力。
四是强化教育,推动两个“提升”。认真落实“1411培训”(县委组织部年初培训1次、有关部门每季度培训1次、乡镇每月培训1次、乡镇班子成员逢双月进村讲1次党课)工作法,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创业技能等培训,努力把党组织带头人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致富带头人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组织带头人,使其拓宽思维、开阔眼界,增强带领群众一起发展、共同富裕的荣辱观和责任感,作出带动致富承诺,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户为重点带动对象,先富带后富、共同促发展,进一步提升村级党建工作水平和发展致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