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泾源县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安排部署全县各类培训,实施多层次、多样化的党员教育“大培训”模式,着力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引导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改进培训方法。采取集中教育、出外培训、集体学习、网络培训、个人自学等方式,运用领导带学、专家辅导、典型引领、主题活动等多种方法开展教育培训,初步实现党员教育培训从“课堂式、单一化、传统型”向“互动式、多元化、开放型”转变,增强了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
搭建教育平台。建好用好农村和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党员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站点等阵地,充分利用职业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等开展教育培训,为基层党员群众培训提供平台。
创新培训手段。搭建手机短信、电视专栏、网络媒体等“多位一体”的党员教育培训平台,鼓励党员参与网上论坛、QQ群、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互动交流,基层党员喜闻乐见、简便实用的新手段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落实。截止目前共发送手机短信50余期共计5万余条。
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党员教育培训联系会议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整合县纪检、宣传、党校、农牧、科技、扶贫、林业、民政、水务、扶贫、就业等相关部门培训资源,将全县所有培训纳入党员培训整体规划,统一安排部署,凝聚培训合力。充分发挥职业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乡镇党校、农村和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等扎实开展教育培训,为各领域党员群众学习培训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坚持分类施教。根据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担负任务和党员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侧重点、开展分类教育培训,突出党员教育培训的差别化、特色化,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90余场次,培训党员群众14750人次,印发资料6500余册。
加强实践锻炼。扎实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下基层“三同六送六帮”活动、“连心工程”、新一轮扶贫开发驻村工作指导员等工作,为3500余名无职党员设定岗位,选派1118名“三同”干部开展帮扶,组织46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105个村(社区)连心结对,为84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派驻扶贫工作驻村工作组,下派71名机关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使党员在服务基层实践中提升自身素质。
|